2024年12月,一场隐蔽的水坑攻击悄然盯上了国内某大型IT技术社区:攻击者通过上游静态资源加速服务商,向网站注入恶意脚本,用户访问时被诱导至钓鱼页面并下载伪装成“更新程序”的木马病毒。事件迅速引发连锁反应,大量用户终端被感染,关联企业数据面临泄露风险,安全警报瞬间拉响。
事件情报最初由斗象XVI扩展漏洞情报平台在情报社区中发现线索,斗象MSS安全运营托管服务(简称斗象MSS)专家团队在得到情报后立即展开实时威胁情报分析。通过技术统计分析监测到国内大量网站包含政府、互联网、媒体等网站流量中也存在异常资源,指向未知域名的请求和异常的JS脚本加载行为。
经进一步分析发现,此次水坑攻击目标清晰,攻击者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IP列表,直指特定企业。根据XVI平台中的IP和客户资产比对显示,发现某传媒客户可能遭受了攻击,斗象MSS服务团队立即向该客户告警,并联合客户团队展开威胁应急响应工作。
(出于客户数据敏感性的保护,以上截图为模拟环境下数据)
水坑攻击深入分析,全面排查风险
斗象MSS专家深入分析后,确定了此次水坑攻击的攻击手法:攻击者利用恶意域名
analyzev.oss-cn-xxxjing.xxxyuncs.com(域名已模糊),通过正常HTTP页面等作为 Referer,诱导用户下载执行经过免杀处理的恶意程序(如 sslupdate.exe),这些程序通过特定方式与 C2 服务器通信,接收并执行后门插件,整个过程隐蔽且复杂。
鉴于该攻击者手法的复杂性,斗象安全服务人员对客户网络进行了全面排查。根据情报信息和斗象PRS全流量安全计算分析平台(简称斗象PRS)监测的流量数据, 结合下载行为的请求来源和文件哈希,在数据湖中统计检索后,技术人员不仅找到了社区情报中提到的sslupdate.exe恶意文件包,还发现了:
两个恶意文件和新的可疑网络地址,客户内部网络已然遭受攻击影响。
依据上述排查结果,斗象现场MSS安服人员立即联动客户展开了下一阶段的应急响应处置工作。
快速精准定位受害主机
从9月起,攻击者便开始测试与潜伏,事件跨度长达数月。为彻底将攻击者从客户网络中“赶”出去,斗象MSS安全团队进一步展开全方位的受害主机排查和定位。
根据得到的恶意文件哈希和下载地址,通过斗象PRS全流量安全计算分析平台和行为检测数据查询,调动客户设备过去数月内的所有流量数据,快速获取了所有的木马下载地址及服务器位置,追踪到可疑受害主机IP 200+;同时对与恶意域名传输数据量进行统计和排序,锁定攻击者进行远控的终端3台。最终在几个小时内,快速完成了数百亿日志数据下的攻击溯源与恶意文件扩散统计。
(出于客户数据敏感性的保护,以上截图为模拟环境下数据)
恶意文件全面查杀,收紧XSIEM系统持续监测
随着攻击者的藏匿点被逐一揭露,安全团队迅速转入全面查杀修复与系统加固阶段,展开恶意文件的清除和全面查杀,遏制威胁扩散以及进行系统加固。
| 恶意文件分步清理
启动项排查:使用XSIEM联动EDR设备,扫描所有主机的启动项配置,删除恶意条目;
注册表修复:通过自动化脚本批量清理被篡改的注册表项,恢复系统默认权限设置;
文件彻底删除:结合Yara校验与行为分析,确保恶意文件及其衍生组件被完全清除;
重启和重装:对受害主机进行重启,中断恶意内存进程;部分主机进行系统重装,彻底解决潜在威胁。
| 内网流量全面检查
安全团队对内网流量进行了全面分析,确认攻击者未遗留其他后门或横向移动痕迹,内网环境恢复至安全状态。
| 影响面评估与持续监测
为防止类似攻击再次发生,安全团队进行了整体影响面评估,并收紧了XSIEM系统的检测规则策略,增加恶意文件的持续监测规则,确保对新型或变种攻击的快速响应和本次事件可能后续攻击的快速响应。
(出于客户数据敏感性的保护,以上截图为模拟环境下数据)
通过上述措施,斗象MSS安全团队在24小时内,帮助该客户完成了从威胁清除到系统加固的全流程工作,有效遏制了本次攻击的扩散。
END
此次水坑攻击事件辐射范围大,攻击手法隐蔽,风险潜伏深,能够帮助客户将潜藏的威胁掐在了黄金24小时之内,与斗象MSS托管安全服务团队的专业服务能力与斗象XVI扩展漏洞情报平台强大的情报监控能力密不可分。当下,攻击手段正在变得愈发隐蔽化、多样化,斗象也将持续进化安全服务能力,为企业筑起坚固的安全防线。